亿万富婆李宝华:打60万美体针,名牌包一买一箱,被抓还死不悔改
发布日期:2025-01-22 23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90

在阅读此文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,感谢您的支持。

“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。

古今将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没了!

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。

终朝只恨聚无多,及到多时眼闭了!”

这是《红楼梦》中的《好了歌》,对沉迷功名利禄的世人进行了一番辛辣的嘲讽。其实勤劳致富是应当被鼓励的,但总有许多人执迷不悟,希望能通过歪门邪道一夜暴富,但最终往往是自食其果。

曾经号称“厦门第一富婆”的李宝华就是其中一员。她曾靠着不义之财过上了极为奢靡的生活,打60万的美体针,把燕窝当水喝,而最后也得到了应有的审判。那么这个李宝华有着怎样的经历呢?她又是怎么聚敛起惊人财富的呢?

展开剩余88%

1976年9月28日,李宝华出生在福建厦门集美区的后溪镇英村英埭头社,从小家境贫寒。据村民老李回忆,他是看着李宝华长大的,当时李宝华的父亲是做豆腐的,李宝华也帮忙打理。她是个自尊心很强,喜欢争强好胜的小姑娘,并且能说会道,口才很好。李宝华说话很甜,在村里也很有礼貌,许多人都喜欢在她家买豆腐。

但可能是因为卖豆腐并不足以补贴家用,李宝华大概14岁时,连初中都没有上完就外出打工了。她来到了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厦门,这个还十分稚嫩的小姑娘迅速迷失在了城市里的灯红酒绿之中,爱上了种种新鲜的享受。

她一开始在老乡的介绍下到一个电子厂里工作,但很快便厌倦了厂里单调乏味的生活,那点工资也并不够她消费的。于是她就在工厂旁边摆了个水果摊,不得不说,李宝华虽然打工不行,但还是很有生意头脑的。她知道工厂工人们的购买力较低,但又有需求,因此往往只购进当季的廉价水果,还自己买了榨汁机,榨出廉价果汁出售。

由于李宝华的水果摊这里更加“物美价廉”,并且她也能说会道,很会招揽生意,因此李宝华的生意不错,赚了一笔小钱。进货时她还认识了一个蹬三轮的安溪人,两人接触多了便有了感情,最后结婚了。

但随后李宝华还是暴露出了其不成熟的一面,有钱之后她就有点膨胀了,不再摆摊,而是租下了一间不小的门面来卖水果。结果租了门面之后成本大大上升,水果价格也上涨了,顾客们便不买账了,李宝华的生意每况愈下。此时她又怀了孕,行动不便,又雇不起人,干脆就把水果店关掉了。

创业失败后的李宝华心情很差,后来在养胎期间更是不断与丈夫发生冲突,最后在孩子两岁时,两人分道扬镳。李宝华将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归结为“穷”,要是自己特别有钱,能雇佣一堆人服侍自己,哪还有这么多鸡零狗碎的破事?于是她把孩子送给母亲照顾,自己则继续去大城市追求梦想了。

这次她将追梦之地选在了广州,但她不愿意靠打工慢慢攒钱,满脑子都在谋划要怎么一夜暴富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李宝华在墙上看到了一则小广告,里面给出了极为优厚的待遇,而工作仅仅是“推销”。李宝华当即被吸引了,立即前往报名。

在会场内,她听了一场煽动性极强的演讲,主讲人自称是个身家千万的成功人士,说可以让穷人也能很快发财致富,并喊出了“穷人也可以实现梦想”的口号。怎么实现梦想呢?主讲人说他们这里有一款极为畅销的产品,功能十分复杂,但大家不需要理解它的功能,只要知道把这款产品推销出去能获得惊人的提成就可以了。如果能推销到足够多人数的话,你在组织内的评级就可以提升。只要成为了组织里的“骨干成员”,年薪百万加上各种高额奖金不是梦,如果你发展的客户能够介绍到更多客户的话,那你还将获得更丰厚的提成……

相信大家都听出来了,这就是传销。但李宝华当时没能识破,或者说她当时已经被主持人许诺的美好前景深深吸引了,满脑子都是发财的想法,根本没有去想是否违法的问题了。靠着不错的口才,李宝华发展了大批“下线”,而自己也成为了“公司骨干”,过上了一段富裕的生活,还在当时寸土寸金的广州买了房子。

但她的奢靡享受,是建立在无数损失惨重的受害者身上的。就在李宝华幻想着自己的“远大前程”时,1999年,她所在的传销组织被广州警方一锅端了,而李宝华本人也因为情节严重,被判处了两年的劳教。

然而两年的劳教生活并没能让李宝华醒悟过来,她也进行了“反思”。但她反思的却不是好好改造,重新做人的问题,反而还觉得自己被抓不是因为违法犯罪,而是因为技术还不够。出来后的李宝华毫无悔改之意,反而开始苦心钻研水平更高的骗术。

到了2006年,李宝华重返厦门,一出手就令人震惊,她在厦门成立了明大置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,注册资金高达5000万元。就在一年前,李宝华看上去还只是一个四处奔波的普通人。这么一个出身平平,毫无背景,还曾经因传销被抓的“村姑”,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入厦门商界,打造出一个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的?她的这5000万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?这一点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答案,记者采访李宝华父母时,对方也保持着沉默。

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5000万并不是李宝华通过辛勤工作得来的,甚至很可能都不是李宝华自己的钱。在注册公司之后,李宝华又成立了“明大集团”,该集团涉及房地产开发、休闲娱乐产业和仓储物流业等领域,在四川和重庆都有投资。

在劳教期间,李宝华总结出了一个“经验”,那就是想赚钱的话,“圈子”很重要。因此在赚取“第一桶金”后,李宝华便大力打入当地的富人圈。她公司的投资领域也不断向奢侈品行业靠拢,到2009年,明大集团已经先后投资了丁俊晖台球俱乐部、水晶之约KTV和馨名媛女子私人会所等“高端场所”。

其中,馨名媛女子私人会所号称“富婆会所”,光是入会的会费就要30万元,并且还只吸纳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的“富婆”。李宝华也号称“商界女强人”,自称有数十亿元资产。

为了让自己的“富婆形象”更加有说服力,她还和一个叫林晓东的人结婚了。对方自称是“李嘉诚私生子”,在丹麦开发油田,投资高达几十亿元,稳赚不赔。丈夫竟然是李嘉诚的后代,这让李宝华在“富婆圈”内的声望又上升了一个层次,吸引来了更多的投资。

但实际上,这个林晓东就是李宝华找来的骗子,根本就不是什么李嘉诚私生子。林晓东被抓后承认,他叫凌如发,是香港公民,是李宝华找来伪装“李嘉诚私生子”的。他在李宝华的指使下自称香港远东集团董事长,靠着李嘉诚的名头吸引投资。

而李宝华也靠着这些非法集资来的钱,过上了更加奢靡的生活。她通过认“干妈”“干姐妹”等方式与“富婆”们亲近,获得她们的大量投资之后,转手就将这些钱投入了享受之中。她在厦门购置了大量房产,在会所里买了几百箱燕窝,平常就当水喝。

60万元的美体针说打就打,还一连打好几针。LV、爱马仕等名牌包包说买就买,一买就是几箱,不为了用,就为了摆着好看。听说私人游艇是富婆的“标配”,她当即就买了一艘豪华游艇,私家车更是买了二十多辆,就连家里的保姆买菜都有代步车。至于各种山珍海味,更是早就吃了个遍。

实际上,李宝华的这大量财富,就没有多少是她自己的,几乎都是通过高额回报吸引来的投资。那么问题来了,她都把这些钱用于享受了,又哪里来的钱支付投资回报呢?如果没有回报,这些投资人为什么要持续投资呢?

这就不得不提到李宝华研究出的“新技术”了。她明白,如果自己拿了投资就卷钱跑路的话,那只能“收割”一次,并且受害者肯定会马上报警,自己也过不了多久的奢靡生活。因此她选择一方面通过“富婆”的身份来包装自己,并靠着“李嘉诚私生子”来增加可信度,让人们投资时更加放心。

另一方面则用一部分投资人的钱给另一部分投资人支付高额回报,人们看见这些人获得实打实的高额回报了,往往就会追加投资,很多新的投资人也会加入进来。她再用新的投资人的钱来支付旧投资人的回报,就这么不断循环,而在资金流转的过程中,相当一部分收入就进了李宝华的私人腰包。

这一手法在李宝华看来是新手段,但实际上早就存在了。熟悉经济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,这就是著名的“庞氏骗局”。以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人支付回报,以制造赚钱的假象,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,就这么不断滚雪球,聚敛的钱财也越来越多,也就是所谓的“空手套白狼”。这一手法在百年前就有人在用,但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人会中招。而如此一来资金链早晚有断裂的一天,到那个时候组织者往往会直接跑路,聚敛的钱财也往往早已花光或被卷走,令大多数投资人欲哭无泪。

李宝华也是如此,在过了几年的奢侈生活之后,2011年,她的资金链实在维持不下去了,水晶之约KTV也倒闭了,李宝华便干脆玩起了失踪。投资人见联系不上李宝华,只得报警,而此时李宝华先后藏匿于沈阳、南充、天津、北京等地,一边潜逃一边继续着奢靡的享受。2012年7月,李宝华在上海的一个住宅区被抓获。直到被提审时,她还表示:“我这辈子太划算了,别人没吃过的、没用过的,我基本上都享受了,就是死了也划算。”她唯一的遗憾就是被抓时还没把钱花完。别人的血汗钱,她花起来心安理得,还后悔没花完,不得不说已经无耻到了极点。

最终李宝华被判处无期徒刑,她将在狱中度过后半生。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钱财固然重要,但决不能赚昧良心的钱,否则早晚会受到惩罚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