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把别人的评论当作无足轻重的事。”同样一件事会受到千百种看法,所以人要学会做自己,静下来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,无论他人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,我们始终要坚定内心的想法。
常言道,无论他人会向你投来怎样的眼光,一定要坚持自己所选之路。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载,与其让临终前后悔还有许多事未完成,不如在有限的时光里及时行乐。但是真正的快乐,或许并不容易,需要我们承受更多的舆论压力或外界的一些其它因素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权利,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我们都经济、身份、地位,但是有些事情在我们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的,例如我们的性别外貌等与生俱来的特征,要想通过后天来改变并不是一间容易的事。我们不仅要遭受生理上的痛苦,或许还会受到周围人的议论,带来一系列心理压力。但是如果决定了要做一间事,那就坚持到底,在我国就有这样一位为自己而活的人,她是我国第一变性人,从小留长发穿裙子,丈夫一辈子都没发现真相。
展开剩余82%他叫张克莎,不愿屈于命运的安排,选择了为自己而活,成为了我国的第一变性人。张克莎家中孩子众多,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,他排行老七,所以被家人唤作“小七子”。由于母亲喜欢女孩,并且认为小孩子在穿衣上能省则省,所以张克莎有时候也会被母亲用姐姐的衣服打扮。在旁人眼中,张克莎乖巧聪明。 他不喜欢和自己的几个哥哥一起玩,也不同于别的男孩很顽皮。他特别喜欢女生一派的行为,比如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、喜欢女儿家的工艺活。
久而久之,在张克莎的眼里,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女孩子。他喜欢和女孩子一起玩,却也遭到大部分同学的排斥,并且他几乎很少在学校上厕所,因为他喜欢蹲着上厕所,因此有很多同学得知后都经常嘲笑他。
由于这一不符合性别的怪异行为,让老师们开始怀疑张克莎是否是有精神方面的问题,班上平时喜欢和张克莎一起玩耍的女同学也开始渐渐地疏远他。张克莎的背后传来了众人的议论纷纷,他深深的感受到了歧视和嘲笑。由于老师担心他的这一行为带来负面影响,便希望他的父母能够好好管教孩子,但是父母并不认为张克莎这一行为有何不妥。
十七岁那年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,他看到了广州军区总医院的征兵通知,而他此前所了解到这所医院在做变性手术上颇有研究,于是便毫不犹豫的选择参军。然而参军并不能接触到总医院,本就不适应生活的他,在军营中更是难熬,忍受了两年的军旅生活,最终退伍回家。
由于在队伍中,张克莎经常偷偷的给自己体内注射雌性激素,导致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,逐渐出现女性的特征。再加上他平时喜欢女装打扮,所以当他去办理户口时,却遭到了拒绝,办理人员不相信他是一个男性。
无奈之下,张克莎只有选择在一家工厂打工,他与丈夫的相识也是在这里。当时厂里的人一度认为张克莎是个女孩子,在厂里也有不少的追求者。张克莎的身高比普通女孩子要高,并且五官清秀,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男孩子,而和厂里的那些女性相比,他也是很出类拔萃的。
当时香港有一位男老板向张克莎表白,出于自己的性别原因,张克莎选择了拒绝。这更让张克莎坚定了自己想要变性的决心,经过多方打探,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做手术的医院。在家人们的陪同下,他前往了北京医学院三院整形科,找到了在变性手术方面颇有研究的王教授。出于对张克莎的同情和对医学研究的钻研精神,王教授便组织为其开展手术,如果成功这将会成为我国医学史的里程碑事件。
1983年,张克莎成功的实现了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的梦想,成为我国第一位变性人。即便是成为了女性,她身边的议论也丝毫未减少,虽然医院采取了保密措施,但是张克莎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件事,不久关于她的事情就传开了。
张克莎为了逃离议论,选择前往香港,找到了当初向她表白的那位老板,并且还结了婚。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没有议论纷纷,张克莎生活的很幸福。但是一位老乡知道她的生活现状后,来到香港对她进行连番敲诈,最终忍受不了的张克莎搬往了我国台湾。
一年后丈夫死于心脏病,直到死也并不知道张克莎是变性人的事实。此后张克莎也选择回到故乡,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。
张克莎作为我国第一位变性人,从小留长发穿裙子,丈夫临死也没想到她是个变性人。人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权利,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,张克莎只不过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,或许在常人眼中这一行为我们无法理解,但是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平等对待。无论是与生俱来的性别,还是后天改变的性别,只要在合法的条件下做自己想做的事,就应该被尊重、被平等对待。
参考资料:
《巴伦周刊》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